top of page

​上市公司如何操作利润

作者:Jon TANG

来源:知乎
 

会计学的基本公式:资产 = 负债 + 所有者权益这个公式是一个时点公式,即表达的是一个存量的概念。此公式可以转化为:资产 = 负债 + 所有者权益 + 收入-费用因为利润 = 收入-费用,所以利润 = 收入-费用 = 资产-负债-所有者权益其中,利润、收入、费用为期间数,资产、负债、所有者权益为时点数。假定资产负债表时刻为T,那资产、负债的时刻为T,所有者权益不包含当期新增未分配利润,可以把其时刻看作T。利润、收入、费用为T-1到T期间的发生数,利润即当期新增未分配利润。回到问题,要进行利润操作,必然会转化为对资产、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操作,进而实现对收入和费用的操作。理解以下几个结论可能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利润操作:借贷记账法是有借必有贷,借贷必相等。收入-费用 = 资产-负债-所有者权益,与利润相关的几种变动(以增加利润为例)为:(1)收入增加,资产增加/负债减少/所有者权益减少。(2)费用减少,资产减少/负债增加/所有者权益增加。由1可知,会计各要素是联动的,而不是单向的影响关系。对上市公司而言,操作资产比操作负债更简单。因为操作负债得与债权人商量,而操作资产是单边行为,与自己商量就行。资产与费用的关系:极端地讲,费用就是瞬间的资产,资产就是长期的费用,所有资产最终都会通过折旧、摊销、减值以及处置等方式走进利润表。如果资产存在「水分」,那利润就存在「水分」。资产中的「水分」就是应该费用化,进到利润表中去的东西。按照规定,「水分」肯定是要挤干净的,因此,就有了八项资产减值准备,但如何挤,用多大的力,会计师就全看企业管理层的意思了。一些具体的实例:上市公司的利润可以来自资产负债表的三方以及表外:资产 (通过销售或处置)→利润;负债 (通过撒赖少还钱的债务重组)→利润;所有者权益(暂记 「资本公积-其他资本公积 」的账面价值波动的资产,销售或处置时产生的 「投资收益」) →利润。如果还是亏损,这就逼得政府披挂上阵,从表外直接注入,拿钱进行补贴了。一个利润操作的例子:某上市公司为保牌,前一年度利用「洗大澡」手段,对一些长期收不回账款计提 27亿元坏账准备,使该年利润大幅减少。到第二年度又将上年计提的坏账准备转回了 15.8亿元,一举扭亏为盈,实现了「保牌」目的。上市公司如果虚增利润,必然同时也会虚增资产。这些虚增的资产最终是要被「消化」掉的,我们要是看到上市公司计提巨额的坏账准备、存货跌价准备等,实际上大多数情况是上市公司在「消化」虚增利润而形成的不实资产,将资产中的「水分」再挤干。关注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存货。如果一个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存货激增,其利润肯定也是激增的,它的利润就是存在「水分」的利润。其他应收款,在某些上市公司,它就是一只「垃圾桶」,往往用来陷藏潜亏。其他应付款,它是某些公司的「聚宝盆」,往往用于陷瞒利润。在建工程在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就需转入固定资产,而不应以工程竣工验收为标准来确定,在建工程迟迟不转入固定资产,一定是公司有隐情。编辑于 2014-04-25

bottom of page